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文XML论坛 - 专业的XML技术讨论区  (http://bbs.xml.org.cn/index.asp)
--  『 科研生涯 』   (http://bbs.xml.org.cn/list.asp?boardid=70)
----  [原创]预防违法犯罪的方法  (http://bbs.xml.org.cn/dispbbs.asp?boardid=70&rootid=&id=88124)


--  作者:nau
--  发布时间:12/5/2010 8:36:00 AM

--  [原创]预防违法犯罪的方法
违法犯罪现象在各个现实社会中都始终存在,及时在六七十年代思想觉悟普遍比较高的情况下,还是没有把违法犯罪率降到零。如何有效地预防违法犯罪,成为一项重要的、长期的研究课题。

违法犯罪是从违背道德修养开始发展起来的。一个人小时候不注重道德修养,骂人成了家常便饭,就会一错再错,越骂越厉害,道德底线一降再降,发展到动手打人,越陷越深,道德不断败坏,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设想如果每个人每天都能及时的把自己的思想状况写出来,放到网上,被他人看到,得到相关专家的指导和帮助,解决生活中的种种烦恼,保持健康的心态,就可以有效地预防违法犯罪,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进入大同世界。

对于已经违法犯罪的人,除了对他们判刑进行处罚以外,还要对他们进行改造,刑满释放后更要认真仔细研究预防避免他们再次违法犯罪的各种有效机制。就像治好一个人的某种疾病之后,要有很多注意事项,也有一些检测方法,及时监控,防止旧病复发。

有些惯犯经常犯罪,屡教不改,对他们的改造以及评估系统存在很大问题。没有改造好,就不应从监狱和劳改所放出来。放出来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对无辜的群众造成一次又一次的伤害,对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但是对一个具有自由思想、具有高度能动性的人,如何评估预测未来的思想、言论、行为,确实是一个很难的技术问题。

讨论一种改进方案。对即将刑满释放的劳改犯,为了预防今后再次违法犯罪,在出狱前可聘请一些心理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组成陪审团,对犯人进行综合评测,对他们写的文章进行评审,判断是否真的改造好了,未通过者应继续改造。通过测试者才能出狱,出狱后继续违法犯罪者,陪审团成员要负一定的责任,受到一定的惩罚,如取消专家资格等。

罪犯在出狱后还要坚持每日生活、工作汇报,发到统一的网站上,由专门的心理咨询师、指导员为他们答疑解惑、提供帮助,同时也对他们的思想言论进行监督,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劝告,发现严重倾向,规劝无效,危险系数很高时,应送到监狱里继续改造。没起到预防作用的心理咨询师、指导员需要承担一定责任,要被处罚。这只是我的一种设想,具体该如何处理,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邀请各类专家积极参与,最终总会讨论出一种最佳的方案。

我们的工作重点还是应该放在人的违法犯罪之前,重点在预防,就像中医的“治未病”的思想,不要等到病入膏肓,很难治或者无药可治。从一个人的幼儿、少儿、少年时期,一旦发现不好的苗头,就应采用有效的措施制止。发现骂人,也应及时制止,不能养成不良习惯。一旦形成不良习惯,就很难改变了。但像骂人这种不良习惯,虽然很难纠正,又不是不能纠正,可采取一些强制措施,绝对避免这样的现象。这是为了挽救那些骂人,预防他们以后犯更大的错误,再怎么做都不算过的,也不是小题大做的。我们大家都应该对骂人的危害性有清醒地、足够地认识。现在网络发达,在网上这种既虚拟又真实的环境下,在网上骂人更难受处罚,道德底线就降低了一些,造成网上骂人泛滥,有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制止,防患于未然。如果大家养成在网上都不骂人的良好习惯,有利于提高大家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修养。

软件养生学努力研究各种预防违法犯罪的方法,研究各种及时发现错误、纠正错误的处理机制,编写各种预防人脑思想、言论、行为错误的软件,最终目标是促进个人全面发展,促进人类社会早日进入大同世界。


--  作者:hjx_221
--  发布时间:12/5/2010 9:34:00 AM

--  
做到的可能性..................

W 3 C h i n a ( since 2003 ) 旗 下 站 点
苏ICP备05006046号《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31.25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