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文XML论坛 - 专业的XML技术讨论区 (http://bbs.xml.org.cn/index.asp) -- 『 Semantic Web(语义Web)/描述逻辑/本体 』 (http://bbs.xml.org.cn/list.asp?boardid=2) ---- 导学--语用网项目实现了“传说中的语义网格” (http://bbs.xml.org.cn/dispbbs.asp?boardid=2&rootid=&id=26796) |
-- 作者:tsingbin -- 发布时间:1/26/2006 2:55:00 PM -- 导学--语用网项目实现了“传说中的语义网格” 导学--语用网项目实现了“传说中的语义网格” http://blog.donews.com/ygzw/archive/2006/01/02/680341.aspx 众所周知,互联网(Internet)可以算是上个世纪人类最伟大的技术发明之一,而万维网(简称WWW或Web)是互联网最重要和最广泛的应用之一,用户可以利用万维网浏览互联网上所有的信息资源。但是,万维网存在两个明显的不足:(1)计算机不能理解网页;(2)网上有用信息难找。 为此,1998年,在发明万维网10年之后,伯纳斯·李提出了下一代万维网——“语义网(semantic web)”的理念。 语义Web里不能够解决符号语言的上下文相关性的语用学问题,所以Munindar P. Singh等人指出不能直接实现语义网,认为语义Web的实现必需依赖于语用网(pragmatic web)的首先实现。
另一方面,数据孤岛和软件孤岛问题也同样困扰着人们。分工协作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存在形式,作为人类有效工具的计算机在当前分工的基础上也应该能够高效协作。为此,Foster等提出的网格计算技术等就是人们在这个方向上的探索。实现计算机高效协作的目标虽然明确,但网格计算的探索道路却始终没有明朗,甚至可以说工程技术界的人们还不知道网格计算的机理是什么。
语用网项目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向下实现了构件共享与软件协作,向上解决了机器符号语言的上下文相关性问题。前者解决了网格计算,后者支持了语义网,因此语用网实现了人们追索中的"语义网格"。 语用网认为:1、当前的计算机不主要表现为硬件系统,而是强调为软件系统,人们只是通过计算机硬件实现了与软件系统的交互。因此,当前的计算机问题是软件问题,而不是硬件问题。2、软件可以分为软件构件(software components)和软件系统(application systems)两个部分。3、消除软件系统孤岛,实现软件协作就是网格计算的目标。4、P2P网络是当前最为有效的mp3等媒体文件的共享技术。5、当前的万维网已经从少数人掌握服务器里的信息资源、而公众只能通过浏览器阅读的所谓精英时代(Web1.0),发展到所有人都可以掌管信息资源的草根时代(Web2.0)。
语用网问题是在计算机应用实践中提出来的、是我们所面临的、必须要克服的技术障碍,而无论是否已经有了类似或相关的理论基础。现在我们有了Petri网论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是我们的运气好,是历史对我们的眷顾。即使没有这个Petri网论,我们也一样必需要解决这个实践中所遇到的应用技术问题,这就是我们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任务。
这里我一万次地强调:“图灵机是一个控制流计算机系统模型,Petri网是一个数据流计算机系统模型。计算机不就只能是硬件系统,软件也是计算机,人件更是计算机。整个计算机领域都是以应用为牵动的,离开应用,计算机就什么也没有了。应用就是实践,就是物理--对客观规律的掌握。图灵机模拟实现的是个人实践的包括加工和存储在内的程序处理过程,而Petri网模拟实现的则是社会实践的包括物质和数据在内的资源流动过程。”在学习语用网系统知识过程中,应当始终牢记这一小段话。
就以此文作为学习语用网项目的开始。 |
-- 作者:iamwym -- 发布时间:1/26/2006 5:49:00 PM -- 语义网格似乎不是什么传说中的东西吧 |
-- 作者:mbxian -- 发布时间:1/27/2006 1:07:00 PM -- 还是老话题,如何形成Petri网?怎么用? |
W 3 C h i n a ( since 2003 ) 旗 下 站 点 苏ICP备05006046号《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
5,609.375ms |